一帶一路地區主要宗教及全球倫理教材套
頁數: 1 / 1
附錄 一帶一路地區主要宗教巡禮
主要宗教:
猶太教
基督宗教
伊斯蘭教
印度教
佛教
道教
華人地區的間宗教
儒家思想
猶太教

現時全球約有1400萬猶太人,大部分猶太人居住在以色列和北美地區。猶太教主要流派分有正統派、保守派、革新派及自由派。

《聖經》將猶太人描述為「上帝的選民」。

惟你以色列我的僕人,雅各我所揀選的,我朋友亞伯拉罕的後裔。你是我從地極所領來的,從地角所召來的,且對你說,你是我的僕人,我揀選你,並不棄絕你。(以賽亞書/依撒意亞書41:8-9)
猶太教

然而,虔誠的猶太教徒不會傲慢或感到優越。對他們來說,這是一種特殊的義務,即遵守上帝的規定——遵守上帝授予的《十誡》及希伯來文的《律法書》。

猶太教經典節錄賞析
當一個人在上帝面前受審判時,他被問的第一個問題不是「你已信奉上帝了嗎?」或「你已進行祈禱及奉行戒律了嗎?」,而是「你是否已經在各方面,誠實和真誠地對待你的鄰居了嗎?」
(《塔木德31a》)
要禁止舌頭不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就要離惡行善,尋求和睦,一心追趕。
(《詩篇》/《聖詠》34.13-15)
不可報仇、也不可埋怨你本國的子民,卻要愛人如己。
(《利未記》/《肋未記》19.18)
我必照他們的行為待他們,按他們應得的審判他們,他們就知道我是耶和華。
(《以西結》/《厄則克耳》7.27)
世界的三大支柱是:公正、真理及和平。
(《塔木德‧密西拿》1:18)
基督宗教
基督宗教是全球信眾最多的宗教。基督宗教自創立開始,即強調宣教,先從西亞的巴勒斯坦傳到歐洲,後又傳播到世界各地。基督宗教最早於唐代已踏足中國,其時稱為景教。據美國皮尤研究中心統計,2010年,全球信仰基督教人數約22億,佔世界人口百分之三十一。
歷史發展
耶穌為基督宗教的創始人。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元元年,正是紀念耶穌誕生之年。也有學者認為,耶穌是在公元前六年至公元前四年期間出生於巴勒斯坦,加利利的一個木匠之家。耶穌約在離世前的一至兩年開始傳道工作,此前的生平我們知之甚少。

他宣揚上帝之國已開始降臨世上,意思是上帝要改造這個世界,所以人要悔改,改變生活方式。他又行了許多治病和驅鬼的神蹟,作為說明上帝之國降臨的徵兆。耶穌勸導人要全心全意愛上帝,又要愛人如己,以寬恕、平等與和平的態度相待。他又以實際行動,關心貧窮、被欺壓、被輕視的人,常與他們為伴,又經常批評宗教和政治領袖的虛偽表現。

歷史發展
最後,耶穌和他的追隨者在逾越節前,進入耶路撒冷城,可能因為他的言論和行動,耶穌被猶太宗教領袖和羅馬的統治者逮捕,並以釘十字架的方式將其處死。

根據《聖經》福音書記載,耶穌的門徒在他死後的第三天,發現他的遺體已不在墳墓,於是他們相信耶穌已復活,戰勝了死亡。

門徒確信,耶穌就是猶太人期盼已久的「彌賽亞」(Messiah),就是上帝差遣來復興以色列國的君王,只有他們領會到,耶穌不是要來推翻羅馬人的統治,而是要以犧牲的方式,為人類帶來救贖。這就是耶穌的福音,是上帝給人的好消息。

考考你
哪群人最先被稱為基督徒?

耶穌在世時,他的門徒主要為猶太人。耶穌死後,福音傳到猶太以外的外邦民族。希臘文「基督」是彌賽亞的意思,而信仰耶穌福音的外邦信徒是首先被稱為基督徒。門徒保羅對基督宗教向外邦人傳播有重要的影響。他努力向外邦人傳揚福音,更提出外邦信徒無須遵守猶太人的禮儀規範。門徒彼得和雅各等領袖最終接受了保羅的觀點,基督宗教也漸漸離開猶太教,吸引了不同種族、階級、性別和年齡的信眾。

基督教在什麼時候確立為合法宗教?

基督宗教形成的首二、三百年,信徒經常因拒絕向羅馬皇帝作崇拜禮儀,而受到殘酷的迫害。然而,殉道者的勇氣得到民眾的欽佩,加上信徒強調以愛相待、關係密切,故這種政治迫害並沒有窒礙人信仰這個宗教。

公元四世紀初,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改信基督宗教,停止了對基督徒的迫害,讓基督宗教成為合法的宗教。君士坦丁更召開會議,制定了《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確立正統基督宗教教義。自此,基督宗教便成了羅馬帝國及後來西方國家的主要宗教信仰。

派別形成

過去二千年間,基督宗教內部因教義理解分歧、教制差異和政治影響,共經歷兩次重大的分裂。公元十一世紀,基督宗教分裂成以羅馬為首的天主教會(Roman Catholic Church)和以君士坦丁堡為首的東正教會(Eastern Orthodox Church),前者主要涵蓋西歐,後者則涵蓋希臘、俄羅斯和部分東歐地區。公元十五、十六世紀,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及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等改革者提倡全面革新教會,他們的宗教改革運動影響遍及整個西歐。新的群體從羅馬天主教分離出來,再經分裂和發展,成為今天的路德會、公理會、長老會、聖公會、循道會、浸信會等基督新教宗派(Protestant denominations)。

派別形成
信仰——三位一體

不同的基督宗教宗派都相信上帝是三位一體,聖父、聖子、聖靈三個不同位格(persons),意思是上帝以三種不同的方式讓人經驗得到。

上帝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創造了美好的世界,人更是擁有上帝的形象,能反映上帝的本性和能力。可是人卻無法保持良善,常常做出惡事。因為人內心的罪性,使人與上帝分離。

聖子耶穌降生世上,最後犧牲自己,是為了召喚人悔改,回復與上帝的關係,並且彼此以愛相待。耶穌的復活讓人明白即使愛和善良或會在短時間內遭到打擊,但最終真理和正義都會獲勝。

耶穌升天後,聖靈降臨基督徒之中,引領教會在世界實踐耶穌基督的使命,又在基督徒內心指導他們依循耶穌的教訓生活。

基督宗教認為人無力自救,耶穌基督的救贖是上帝主動賜予人的恩典,人應以信心接受。基督宗教提出耶穌基督於末日會再臨人間,那時所有人都要接受上帝的審判。

經典

耶穌沒有留下著作,他的生平和教導由後人記錄並編寫成《新約聖經》。除了四部福音書外,《新約聖經》還收錄了早期教會信徒的事蹟及彼得和保羅等信徒領袖寫給各教會的書信。

而早期教會主要以猶太《聖經》,即今天的《舊約聖經》,為唯一的神聖經典。基督徒都尊新舊兩約《聖經》為上帝救贖計畫的啟示,其中也包含了各種信仰生活的準則。


聖職制度

基督宗教各宗派持守著不同的聖職制度、宗教禮儀和宗教修持。天主教、東正教和聖公會等維持了由主教/會督(bishop)、神父/牧師(priest)及執事/會吏(deacon)組成的三級神職人員制度;天主教會更稱羅馬主教為教宗(the Pope),尊之為天主教會的最高領袖;新教教會則普遍只保留牧師之聖職。

天主教神父

基督教牧師

東正教中神父

儀式

天主教堅持聖洗、堅振、修和(告解)、聖體聖事(聖餐)、婚配、聖秩(按立聖職)、病人傅油等七項聖事(sacraments)作為信仰生活的核心。多數基督新教只保留洗禮及聖餐禮兩項作為聖禮。歸信基督的人都接受洗禮(baptism),多以灑水或全身浸入水中的形式進行,象徵歸信者加入了基督教會。天主教和聖公會接受嬰兒洗禮,領洗的嬰兒成長後再接受堅振禮儀(confirmation)以鞏固信仰。

祈禱和崇拜是基督宗教所有宗派都提倡的宗教修持。祈禱的對象主要是上帝或聖父、聖子、聖靈中的一位;一些天主教徒、東正教徒和聖公會信徒也會向聖母馬利亞或聖人祈禱,請他們代為向上帝祈求。信徒可以唸頌禱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說話祈禱。崇拜的內容主要為祈禱、讀經、講道及唱頌。一些崇拜會包括聖餐禮(如天主教的彌撒),或特別加入聖洗禮和堅振禮。

聖餐禮

嬰兒洗禮

節日
聖誕節和復活節為基督宗教的兩大節日。聖誕節紀念耶穌誕生,西方教會把日期定在西曆十二月二十五日,東正教會則訂於西曆一日七日。復活節紀念耶穌復活,日期是在每年三月二十一日後,出現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故每年日子有差異。

馬丁路德.金

社會實踐
基督宗教強調實踐愛和公義。一些信徒如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在世界各地照顧弱勢社群,提供各種慈善和服務工作;也有像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和南非反種族隔離政策領袖杜圖主教(Bishop Desmond Tutu)的信徒,投身倡導各種社會制度的革新運動,推動社會朝更平等和公義的方向變革。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支柱,該教的最重要人物是先知 穆罕默德(570-632)。穆斯林(伊斯蘭教徒的稱謂)相信安拉(另譯亞拉)是唯一的主宰,並為人類提供了一套倫理和道德原則,同時強調普世正義。伊斯蘭教法類似於猶太教和基督教傳統中的十誡,但也是重視個人信仰和公義行為的宗教。

大部分穆斯林人口地區分佈示意圖
人口分佈

目前全球約有15億穆斯林,最大的兩個教派分別是遜尼派和什葉派,遜尼派人口較多。大多數穆斯林生活在亞洲,尤其是南 亞、東南亞和中亞,以及中東地區。伊斯蘭也是北非、西非和東非地區主要信奉的宗教,並且在歐洲和美洲的穆斯林人口數量也逐漸增多。

先知

根據伊斯蘭教義,在人類不同的歷史階段,安拉派遣了先知給所有的民族。穆斯林是伊斯蘭教的信仰和遵從者,他們相信來自伊斯蘭經典中所提到的先知,包括一些在聖經中也出現過的先知,如亞當、諾亞、亞伯拉罕、以撒、以實瑪利、雅各、摩西、大衛、所羅門、施洗者約翰和耶穌。然而,他們認為穆罕默德是封印先知,他將真主最後的啟示帶到人間。然而,穆斯林認為先知穆罕默德是一個凡人,不會像一些基督徒崇拜耶穌基督那樣膜拜他。

核心信仰

(一)安拉

安拉是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是真主的名字,安拉是創造者。相信獨一的安拉是穆斯林信仰和實踐的主要責任與根基。

(二)穆罕默德

穆罕默德是安拉最後的使者。他被看作一個普通的人:「我只是和你們一樣的人,我所得到的啟示是:你們的主是獨一的。」
(《古蘭經》41:6)

(三)伊斯蘭

「伊斯蘭」是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意思是服從真主的旨意。伊斯蘭是一種由先知穆罕默德具體實踐的生活方式。實踐伊斯蘭的人被稱為穆斯林。其教義結合了《古蘭經》中的啟示與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

核心信仰

(四)五功

「五功」是所有穆斯林都有責任履行的功課。

清真食物

「清真」,阿拉伯語原意為「合法的」。「清真食物」是符合伊斯蘭教規條可食用的食物。在現代社會,越來越多機會接觸到清真食物。

《古蘭經》知多少?
《古蘭經》是怎樣來的?
對穆斯林來說,《古蘭經》是真主的話語,於西元610-632年真主透過天使加百利,啟示給先知穆罕默德。
《古蘭經》只有一個版本,用阿拉伯語寫成,是由高度文學性的詩意散文組合而成,同時帶有韻律。《古蘭經》的其他語言譯本被看作是對《古蘭經》的詮釋,不能稱之為「古蘭經」。
《古蘭經》對穆斯林有什麼意義?
對穆斯林而言,《古蘭經》的重要性等同於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聖經》,他們認為《古蘭經》是完美且絕對可靠。許多穆斯林莊嚴地背誦經文並銘記在心。
為何稱作《古蘭經》?
《古蘭經》的字面意思是「背誦」。《古蘭經》是讓穆斯林背誦,而不是著重其印刷的燙金字體與外表封面的美麗裝飾。實體的書寫或印刷形式只是幫助那些無法背誦《古蘭經》的穆斯林。
《古蘭經》知多少?
穆斯林每天禮拜時必會背誦《古蘭經》哪一章?
《古蘭經》有114章,稱為索拉(Surah)。這些章節有長有短。每章是由「阿亞」(ayat)組合而成。「阿亞」的含義是「跡象」,而不是英文所翻譯的節(verse)。
《古蘭經》的第一章稱為法諦海(開端章),穆斯林每天在禮拜時都要背誦開端章。《古蘭經》第一章:
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
一切讚頌,全歸真主,全世界的主,
至仁至慈的主,
報應日的主,
我們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
求你引導我們上正路,
這條道路是您祝福的道路
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
《古蘭經》傳遞什麼重要的訊息?
從本質上講,《古蘭經》的訊息是要讓世人明白,他們並不是徒然被創 造,他們要對自己生活中行為負起責任。在《古蘭經》中,真主指示他所創造的人類是他在大地上的代理人。
當時,你的主對眾天神說:「我必定在大地上設置一個代理人。」
《古蘭經2:30》
伊斯蘭教經典節錄賞析
慈敏、仁慈、寬恕
慈敏是真主的特性之一。真主引領他的被造物保有慈敏之心。
《古蘭經》每一章(除了第九章)的開端是「奉真主之名,至仁至慈的主」。
保衛心智與知識
保護和培育知識是每一個理智穆斯林的責任。

這是為什麼《古蘭經》禁止酒精和其他麻醉品的消費。
而且,《古蘭經》鼓勵穆斯林向真主尋求知識的增加。
  • 「通道的人們啊!飲酒、賭博、拜像、求籤,只是一種穢行,只是惡魔的行為,故當遠離,以便你們成功。」
    《古蘭經5:90》
  • 「我的主啊!求你增加我的知識。」
    《古蘭經20:114》
伊斯蘭教經典節錄賞析
強調理智
理智和理解是真主對人類的特殊恩賜。
因此,《古蘭經》強調質疑,理解與省思。很多場合中均可體現《古蘭經》要求人類思考,而厭惡人盲目地跟隨。
  • 你不要隨從你所不知道的言行,耳目和心靈都是要被審問的。」
    《古蘭經17:36》
  • 「據真主看來,最劣等的動物確是那些裝聾作啞,不明真理的人。」
    《古蘭經8:22》
  • 「如果你順從大地上的大多數人,那麼,他們會使你叛離主道。他們只憑猜測,他們盡說謊話。」
    《古蘭經6:116》
鼓勵穆斯林做好事
伊斯蘭強調社群之間與社群之外的和諧相處,
穆斯林透過作好事,得到真主的回賜。
  • 通道而且行善者,將蒙赦宥和重大的報酬。」
    《古蘭經35:7》
伊斯蘭教經典節錄賞析
環境保護
《古蘭經》提示信仰者,真主為我們創造了居住的星球、

環境和植被,是給人類和其他生命的護佑。
  • 「他為你們以大地為搖籃,他為你們在大地上開闢許多道路,他從雲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產各種植物。 你們可以吃那些植物,可以放牧你們的牲畜。對於有理智者,此中確有許多跡象。」
    《古蘭經20:53-54》
  • 「真主為你們以地面為居處,以天空為房屋,他以形象賦予你們,而使你們的形象優美,他供給你們佳美的食品。那是真主,你們的主。多福哉真主!——全世界的主!」
    《古蘭經40:64》

《古蘭經》告訴信仰者他們對地球、環境和真主的責任。
  • 「他(真主)以你們為大地的代治者。」
    《古蘭經6:165》
  • 「災害因眾人所犯的罪惡而顯現於大陸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們嘗試自己的行為的一點報酬,以便他們悔悟。」
    《古蘭經30:41》
《古蘭經》知多少?
耐心是成功的關鍵
《古蘭經》常常鼓勵穆斯林如想獲得成功,需要保有耐心。
  • 「凡能忍受而加以赦宥者,他們的那種行為,確是應該決心做的事情。」
    《古蘭經42:43》
宗教自由
真主給人類自由意志,有選擇信仰與不信仰的自由。

因此,《古蘭經》禁止強迫他人皈信伊斯蘭教。
  • 「如果你的主意欲,大地上所有的人,必定都通道了。難道你要強迫眾人都做信士嗎?」
    《古蘭經10:99》
  • 對於宗教,絕無強迫。」
    《古蘭經2:256》
  • 「你必定不能使你所喜愛的人遵循正道,真主卻能使他所意欲的人遵循正道,他知道誰是遵循正道者。」
    《古蘭經28:56》
《古蘭經》知多少?
戰爭與和平的原則
受到攻擊時,穆斯林允許採取自衛行動,但不允許主動挑起戰爭。
  • 「你們當為主道而抵抗進攻你們的人,你們不要過份,因為真主必定不喜愛過份者。」
    《古蘭經2:190》
  • 「未曾為你們的宗教而對你們作戰,也未曾把你們從故鄉驅逐出境者,真主並不禁止你們憐憫他們,公平待遇他們。真主確是喜愛公平者的。」
    《古蘭經60:8》
  • 「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
    《古蘭經8:61》
反對暴力、不公和腐敗
《古蘭經》促進社會公正與和諧。
  • 「真主是不喜作惡的。」
    《古蘭經2:205》
  • 「除因復仇或平亂外,凡枉殺一人的,如殺眾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眾人。」
    《古蘭經5:32》
印度教

印度教是歐洲人為印度人宗教而起的名稱。事實上,這不是指單一種的印度人宗教,而是包括多種宗教傳統的綜合體。現時全球有超過十億名印度教教徒,大部分居住在印度。

印度人稱自己的宗教為「永恆的秩序」。在印度古老的傳統語言——梵文中,他們的宗教被稱為「永恆的法規」(Sanatana dharma)。法規的中心思想決定一切,它意味著秩序、規則、義務。

印度教中的秩序不是法律意義上的秩序。法規是一種從一開始便存在的基本秩序,是支配所有生命和包含一切的宇宙秩序。所有男女,不論種姓或階級,都必須遵守。

信仰內容

印度教不以信條、教義或正統信仰為首要,也沒有正式的教義權威,它是關於正確行為以及恰當的儀軌與禮節,這些都是印度教構成的要素。

印度教不以特定的權利為要,它關注的是個人的神聖使命,及我們對家庭、社會和眾神的義務。印度教徒一生以「梵我合一」(Moksha)為生存目標,以各種形式修行,但求超脫生死輪迴。

神明

大部分印度教教徒只信仰一個超然存在「梵」,是至高無上的統一體及最高精神,但他們也會根據自己選擇的方式,崇拜神的化身,例如濕婆、毗濕奴、黑天或羅摩。

輪迴

印度教教徒深信人的靈魂是永恆的,與世界原始的基礎及依循「業力」(karma)的法則一樣。業力說明是指人在輪迴(Samsara)中,今生的景況會被前生行為影響,而今生的所作所為又會影響來生。

經典

四本《吠陀》專書是印度教教徒的古典神聖經文。另外,《摩訶婆羅多》史詩中的一部分,即《薄伽梵歌》這部書也是非常普及的。

修行方法——瑜伽

瑜伽起源自古印度,是一系列透過鍛練身體、心靈和靈性達至 「梵我合一」的修行方法。業瑜伽、奉愛瑜伽、智慧瑜伽和王者瑜伽被視為古老瑜伽的四個主要流派。

印度教徒人生四個典型的追求
Kama───
致力於感官上的美好與歡愉
Artha───
致力於達致物質豐裕之事
Dharma───
致力於公正和美德
Moksha───
致力於從生死輪迴與再重生中 獲得解放與救贖
七項現代社會的罪惡
(1)無原則之政治
(2)無道德之商業
(3)未經努力獲取的財富
(4)無個性的教育
(5)無人文價值之科學
(6)無良知的享樂
(7)無奉獻的宗教
(〈社會七宗罪〉最先發表於印度當地週刊
《年輕的印度》,1925年10月22日。)
印度教經典節錄賞析
非暴力、非破壞性(a-himsa)
真誠(satya)
不偷竊(a-steya)
貞忠不起色心(brahmacharya)
克制貪念(a-parigraha)
(《波怛闍利語錄》)
我將為您帶來心與思想的結合以及不再憎恨的自由。
互愛對方,如舐犢般情深。
讓兒子忠於父親,與母親同心。
讓兄弟姐妹間不相互憎恨;在一致共同的目標下,說出您友愛的話語。
(《阿闥婆吠陀3.30》)
每一個人應愉快地把真話說出來。
每一個人不該以令人不悅的方式說出真話,或因喜歡而說出謊言;這就是永恆的法則。
(《摩奴法典4,138》)
印度教經典節錄賞析
真理、克己、禁欲、慷慨、非暴力、堅守美德--這些都是成功的方法,而並非社會等級或家庭背景。(《摩訶婆羅多》)
每一個人都不應奪走原屬別人的東西,那是永恆的責任。 (《摩訶婆羅多》)
黑天反對通過不負責任的方式來積累財富,及在損害社會的情況下囤積商品以賺取不正當的利潤。 (《薄伽梵歌3.13》)
不偏不倚。
保持中立,有如平衡之天平,
是智者的光彩。(《蒂魯古拉爾118》)
佛教

佛教於西元前六世紀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覺悟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建立。佛教思想約於漢朝傳入中國,其教理與當地文化融合起來,被稱為「漢傳佛教」。

歷史源流

「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的人。悉達多太子在29歲那年,外出巡遊巧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樹下沉思,仍未得離苦之道,於是在某日夜乘白馬出家修道。他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行六年,忍受飢餓之苦。35歲時,他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觀察到世間一 切都是由因(主因)、緣(輔助條件)和合而產生,明白萬物皆沒有一個獨立常存的實體,進而領悟出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並且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最後悟道而成為佛陀。世人稱他為「釋迦牟尼佛」。

佛陀在覺悟之後,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內容主要是指出眾生應學習佛法,明白眾生在無了期的生死之中,受著業報和煩惱的束縛而極為痛苦。要脫離這些困擾,就應從「緣起法」入手, 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由主因及其他輔助條件和合而成。既然萬事萬物並無獨立常存的實體,人就應放下對自我及一切外物的執著,最終超越生死輪迴。

八正道
為了令眾生得解脫,佛陀宣講了「八正道」,
即八條通往滅苦之道:
正見
以佛陀所說「四聖諦」和「緣起法」為依據,理解事物的真相,即是離開個人主觀偏見和慾望,直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明白一切自因緣而生後,就不會生起執著之心。
正思維
那些符合真實、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安樂,遠離煩惱的見解和道理,就是正思維,即無貪欲、瞋恨、愚癡的思維。
正語
指由正見和正思維的引導,從而不說無聊或會傷害別人的說話;說一些切合時宜,符合事實,符合佛理,帶來安樂和有用的言語 。
正業
符合正見和正思維的行為,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貪、不瞋、不癡。
八正道
為了令眾生得解脫,佛陀宣講了「八正道」,
即八條通往滅苦之道:
正命
是指符合法律和佛教戒律的謀生方式。例如不應從事殺生,以及販賣武器、人口、煙酒、毒品、色情等事業。
正精進
能夠勤奮努力修行,使善法及善念萌生和滋長,惡法得以消滅。
正念
能專心一致地去觀察和了解身體、感受、情緒和心智的活動,並以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觀照身心,以斷除心中的渴愛和依戀,確立正見。 。
正定
指與正見、正思維、正念相應而專注於一處的心靈狀態。
如果我們能依八正道的精神,把佛法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一切行為便不會因外境、誘惑等邪見而出偏差。
佛教經典
佛經經版,印刷佛教經典用。攝於日本京都黄檗山萬福寺。

《大藏經》由佛教經典彙編而成的一部大型叢書。《大藏經》是以「經」(佛所說的教法)、「律」(約束佛弟子言行的戒律) 、「論」(解釋佛經的著作)三藏為中心的佛教典籍。

「大藏經」一詞,在印度或中國的早期記載未有出現。中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以後,才有「大藏經」之稱。當時是在朝廷欽定、支持下,由僧人編纂而成,集之一切佛經。世界上現存的《大藏經》,按不同語言,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而中國的《大藏經》有多個版本,如乾隆藏、嘉慶藏等。

宗派

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包括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傳播的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是包括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傳播的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大致相同,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不同特色。

(漢傳佛教)宗派理念

在漢傳佛教之中,不論是出家僧侶或是在家信徒,大都是淨土宗或禪宗的徒眾。

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正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 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佛教節日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

(一)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

(二)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

(三)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佛教與香港社會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於佛誕舉辦大型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將佛教的教義實踐在人間。

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代表性。1945年,僧侶和佛教徒組織成立佛聯會,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志蓮淨苑是於1934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年進行重建,於1998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

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數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多元化,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佛教與環保概念

道教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25年至220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經典

由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的《道藏》,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的養生觀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極為濃厚,其中,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便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漢學家。現時,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已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不同地區人士可藉此認識道教。

神明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分別為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呂祖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訂在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此外,自2013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道教團體會在「道教日」舉辦不同活動慶祝,包括儀式及文化活動等。

儀式
蓮瀛仙館,香港大型宮觀之一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

思想與倫理

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

(一)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依循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看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也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因此,人有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二)尊道貴生

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道教主張積德成仙,故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三)無為不爭

「無為」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之事。《道德經》以水作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道德經》亦謂:「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道教經典節錄賞析
意譯
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 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
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意譯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
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道教經典節錄賞析
意譯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

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道德經》第十二章)
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意譯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道德經》第三十一章)
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意譯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
「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道教經典節錄賞析
意譯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道德經》第四十九章)
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意譯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

(《道德經》第五十四章)
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道教經典節錄賞析
意譯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

(《南華真經.齊物論》)
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意譯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
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意譯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
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華人地區的民間宗教
黃竹坑大王爺廟

中國內地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有不同類型的神祇,人們認為各神祇就像官僚體制下不同職級的官員,負責主理人類生活的不同方面。

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及居民遷徙等因素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不同的歷史社會背景下,接納或放棄崇奉部分神祇,從而發展出一套他們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會按照自身的需要及神祇的能力,而選擇崇拜某些神祇。在不同地區的民間宗教系統的基礎上,有不少社會群體會以崇拜的神明為中心,建立起不同的民間組織。

黃大仙

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遊客前往參觀,故黃大仙祠成為香港著名的旅遊觀光場所。

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黃大仙,即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 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尋得到他。黃初起見到 黃初平「叱石成羊」後,決定與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19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後於20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

信仰特色

(一)「三教合流」

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

信仰特色
嗇色園(亦稱黃大仙祠),位於香港黃大仙區

(二)「普濟勸善」

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地區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香港的眾多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最多,有上百座之多。此外,光是台灣地區已有三千多座奉祀天后的廟宇,加上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及海外華人聚居地所建的天后廟,數量十分驚人。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死後被視為海上保護神。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是天后的誕辰,當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自宋朝起,天后得到歷代朝廷的承認及賜封,從「海上女神」攀升至「天后」。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

信仰特色

(一)多元化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等,各有爭論。這些爭論正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是個多元化的信仰體系。天后信仰也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地方宗教特色,天后與佛教的觀音共同供奉在廟中,受人膜拜。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體現到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例如香港淺水灣天后廟內,天后像與觀音像並列,發揮「二神和諧,神光呼應」的效果;銅鑼灣天后廟內,除觀音外,更供奉財神等其他多尊神像。

信仰特色

(二)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

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天后被視為具備美德的女性神靈——和平和博愛。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形象,為社會注入和諧氣氛與和安的願景;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此外,天后崇拜促進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

筲箕灣天后廟

銅鑼灣天后廟

坑口天后廟

屏山鳳池鄉天后廟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551年—479年)。後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公元前372年—289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

儒家思想在春秋戰國時期受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動盪的社會下,諸侯之間各為己利,崇尚武力,故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在「大儒士」董仲舒極力推廣下,儒家思想逐漸被尊崇為正統思想。

「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為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

儒家經典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 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 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為「 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 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核心思想

儒家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注重人與人之間的倫理關係,並將其運用在政治實踐中,成為指導性的原則。

(一)「仁」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答曰:「愛人。 」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人在社會行事為人,有他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

一個人必須具備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為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政治目的。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為他人著想,即「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為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家核心思想

(二)「禮」

儒家「禮之用,和為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是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達致全社會和諧。儒家認為,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為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為顯著的是二者均鼓勵人積極入世的一面,不反對個人參與社會政治,又為人提供如何才活得有意義的指導方向。

儒家思想的地位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佔有重要地位,在南韓和日本等地區也有深遠影響,尤其是在倫理觀和禮儀方面,部分受到儒家「仁」、「 義」、「禮」等概念影響。

近年,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秉承了孔子「和為貴」、「和而不同」的理念。藉此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陸續興建了百多家孔子學院。截至2015年12月1日,全球134個國家(或地區)已建立超過500所孔子學院,成為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家思想的重要平台。

香港孔教學院於1930年成立,由康有為弟子陳煥章創辦。他被委任為首任院長。孔教學院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為宗旨,先後創辦孔教中學(後易名為大成學校)及其他中小學,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在1970年代,孔教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設「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和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社會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